在 PLC 控制中,让步进电机的步进速度(脉冲频率)实现自动运算,核心是通过 PLC 的程序逻辑,根据预设条件(如目标位置、运行时间、外部信号反馈等)动态计算出满足控制需求的脉冲频率,并输出给步进驱动器。以下从 “运算原理”“核心参数”“实现步骤”“典型场景案例” 四个维度,详细讲解具体方法:
一、先明确:步进速度自动运算的核心逻辑
步进电机的 “速度” 本质是PLC 输出脉冲的频率(Hz) —— 频率越高,电机转动越快(需在驱动器和电机的额定转速范围内)。自动运算的本质是:
PLC 根据控制目标(如 “10 秒内走完 5000 个脉冲”“从当前位置到目标位置的加速 / 匀速 / 减速过程”),通过数学公式计算出 “当前时刻应输出的脉冲频率”,再通过 PLC 的高速脉冲输出(PTO/PWM)功能执行。
关键公式(基础):
二、自动运算需先确定的 3 个核心参数
在编写运算程序前,需先明确硬件和控制目标的固定参数,通常存储在 PLC 的 “数据寄存器(D 区)” 中,方便后续调用和修改:
参数类别 | 具体参数 | 说明 | 示例值 |
---|---|---|---|
硬件固有参数 | 电机每转步数( | )由电机步距角决定:步距角 1.8°→360/1.8=200 步 / 转;0.9°→400 步 / 转 | 200 步 / 转 |
硬件固有参数 | 驱动器细分系数( | )驱动器设置的细分值(如 2、4、8、16 等),细分越高,运行越平稳 | 16 细分 |
控制目标参数 | 总运行脉冲数(总) | 从起点到终点的总脉冲量,由 “机械位移” 换算:总位移导程(丝杆传动场景) | 10000 脉冲 |
控制目标参数 | 限制条件 | 最大允许频率( | ,避免电机丢步)、最短运行时间( )
三、步进速度自动运算的 3 种典型实现方式
根据控制需求的不同,PLC 程序的运算逻辑分为 “匀速自动运算”“加减速自动运算”“外部反馈动态运算” 三类,以下以三菱 FX 系列 PLC(常用 PTO 功能)为例讲解:
方式 1:匀速场景 —— 根据 “总脉冲 + 目标时间” 自动算频率
适用于对速度平稳性要求不高、无需启停缓冲的场景(如简单传送、定位)。
核心逻辑:已知总脉冲数 总 和目标运行时间 目标,通过公式 总目标 计算频率,若计算值超过 ,则强制取 (避免过载)。
步骤拆解:
// 当启动信号X0为ON时,执行频率计算 X0 ---| |--- [MOV K10000 D0] // 赋值总脉冲数 ---| |--- [MOV K20 D1] // 赋值目标时间(20s) ---| |--- [DIV D0 D1 D3] // 计算频率:D3 = D0/D1 = 10000/20 = 500Hz ---| |--- [CMP D3 D2 M0] // 比较计算频率与最大频率 M0 ---| |--- [MOV D2 D3] // 若D3>D2(计算值超上限),则将D2(5000Hz)赋值给D3
方式 2:加减速场景 —— 自动生成 “S 型 / 梯形加减速曲线”
适用于启停频繁、要求运行平稳(避免电机冲击或丢步)的场景(如精密定位、高速传送)。
核心问题:步进电机直接高速启动 / 停止会因惯性丢步,需从低频率(启动)逐步加速到目标频率(目标),再逐步减速到 0,PLC 需自动计算 “每个阶段的频率增量”。
实现关键:利用 PLC 的 “定位指令” 或 “加减速算法库”
主流 PLC(如三菱 FX3U、西门子 S7-1200)均自带定位专用指令,可自动生成加减速曲线,无需手动写复杂算法:
示例(三菱 FX3U):
// X0为启动信号,Y0为脉冲输出,Y1为方向信号 X0 ---| |--- [DVIT D0 Y0 Y1] // 绝对定位指令:从当前位置到D0位置,自动加减速
方式 3:动态调整场景 —— 根据外部反馈实时运算速度
适用于需根据现场状态(如负载、位置偏差)动态调整速度的场景(如跟随控制、压力反馈调节)。
核心逻辑:通过 PLC 的模拟量输入(AI)或数字量输入(如编码器)采集外部反馈信号(如当前负载电流、实际位置偏差),将反馈值换算为 “速度修正系数”,实时调整目标频率。
示例:根据 “负载电流” 动态调整速度
// 持续采集模拟量(负载电流) [RD3A K1 D1] // 读取CH1的模拟量值到D1 // 根据负载电流判断修正系数 D1 > K2000 ---| |--- [MOV K500 D2] // 高负载:修正系数0.5(用整数500表示,后续除以1000) D1 < K1000 ---| |--- [MOV K1200 D2] // 低负载:修正系数1.2 // 计算实时频率:D3 = (D0 * D2) / 1000 [MUL D0 D2 D4] // D4 = 3000 * 500 = 1,500,000 [DIV D4 K1000 D3] // D3 = 1,500,000 / 1000 = 1500Hz(高负载时降速) // 输出实时频率 [PLSY D3 Y0]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(避免运算错误或电机故障)
五、总结
PLC 实现步进速度自动运算的核心流程可概括为:
1. 定义参数(硬件固有参数 + 控制目标参数)→ 2. 设定运算逻辑(匀速 / 加减速 / 动态反馈)→ 3. 调用输出指令(PTO/PLSY)→ 4. 加限制条件(频率上限、四舍五入)。
实际应用中,需结合具体 PLC 型号的指令集(如西门子的工艺对象、欧姆龙的位置控制指令)和现场需求(精度、速度、平稳性)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案,复杂场景可借助 PLC 的 “运动控制模块”(如三菱 FX3U-20SSC-H)提升运算和控制精度。